[特邀报告]黄淮海地区弱碱性土壤上小麦安全生产技术与示范

黄淮海地区弱碱性土壤上小麦安全生产技术与示范
编号:718 稿件编号:9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7 11:56:15 浏览:243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议:[暂无会议] »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针对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土壤属性、重金属污染特性及主要作物富集重金属特征,筛选到适合该地区种植的镉低积累小麦品种10多种、镉低积累玉米品种3种;筛选到适合该地区弱碱性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态钝化材料10多种、叶面阻控剂6种,其中获农业部登记1种;筛选到适应黄淮海地区土壤和气候的土壤重金属超富集植物2种。研发了黄淮海地区重金属污染区主要粮食作物重金属低吸收品种筛选及应用技术、弱碱性土壤重金属钝化/稳定化材料研制及施用技术、以及阻控作物吸收重金属等耕作和水肥调控技术、弱碱性土壤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移除技术等,形成了简单、低成本且适合于该地区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集成技术,并进行了较大面积示范验证,合作建立土壤修复材料生产线1条,设计年制造能力10万吨。在江苏徐州、安徽阜阳、河南洛宁、河南新乡、天津蓟县和雄安新区等建立试验和验证示范区,其中核心示范区 2000多亩、示范区 1.8万 亩,辐射面积10多万亩。该研究强调区域特性和技术集成创新,最终构建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农田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模式,编制了10多项技术规范,为黄河、淮河和海河流域农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提供技术支撑,为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实现等提供了技术储备。
 
关键字
报告人
周东美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稿件作者
周东美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联系我们

唐 嘉

邮件:tangjia@issas.ac.cn

电话:025-86881126

手机:18811797001

李秀华

邮件:xhli@issas.ac.cn

电话:025-86881126

手机:13601461377

扫码关注公众号

登录 创建账号 注册缴费 提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