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不同行业对土壤有机污染影响的研究
编号:99
稿件编号:11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08 17:18:25 浏览:54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现如今由于土壤有机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对此类环境问题关注度也日益增加。为探究长江三角洲不同行业周边土壤有机污染现状,为防治土壤有机污染提供依据。本研究在盐城、南京、宁波及绍兴四个区域,选择当地主要产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及塑料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及纺织服装制造业五大行业工业园区,采集土壤、地下水样品,调查各产业对周边土壤的污染胁迫。同时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碳氮和关键代谢酶(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探究各生物因素对土壤有机污染之间的关联。研究结论如下:(1)工业园区土壤存在多种有机污染物。本次研究检测出57种有机污染物,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两类有机污染物为多环芳烃类(PAHs)及邻苯二甲酸类,其检出率分别达100%及93.3%,浓度浓度分别为10.56~7604.55 μg·kg-1、n.d.~4168.56 μg·kg-1。(2)不同地区PAHs污染有一定差异,宁波工业园区土壤中PAHs为采样区域最高。各地区工业园区土壤∑16PAHs平均浓度为:宁波(1784.52 μg·kg-1)>盐城(362.66 μg·kg-1)>南京(347.82 μg·kg-1)>绍兴(139.57 μg·kg-1)。(3)不同行业对工业园区土壤污染胁迫存在差异,其中∑16PAHs平均浓度为:汽车制造业(1600.11 μg·kg-1)>橡胶与塑料制造业(1234.91 μg·kg-1)>计算机、通信及其制造业(630.46 μg·kg-1)>纺织服装业(449.36 μg·kg-1)>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262.76 μg·kg-1)。(4)土壤中微生物量和代谢酶活性与有机污染存在一定相关性,这将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的消减过程。蔗糖酶活性与脲酶活性、微生物碳(MBC)及微生物氮(MBN)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脲酶、蔗糖酶活性与16种多环芳烃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在长三角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汽车制造业、橡胶及塑料制品制造业对土壤的污染胁迫,加强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管理工作。
稿件作者
张馥颖
南京农业大学
朱雪竹
南京农业大学
许明
南京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