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稻-人类系统中镉的稳定同位素分馏
编号:778
稿件编号:10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8 16:30:22
浏览:84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摘要:
食用大米(Oryza sativa)是人类接触镉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不吸烟的亚洲人群中。尽管镉的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为寻找其来源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工具,但人们对于镉在整个土壤-水稻-人体系统中的同位素分馏作用知之甚少。本研究对中国南方两个镉污染地区的农田土壤、水稻籽粒和人体尿液中的镉稳定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另外,通过水培试验,利用两种不同镉吸收和积累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研究了水稻植株中的镉稳定同位素分馏。并在湘潭进行了田间试验,种植了两个不同OsHMA3功能的水稻品种(W0和W4),验证OsHMA3基因在水稻植株中的镉稳定同位素分馏的作用。同位素比值分析结果显示,在这两个镉污染地区,均出现了从土壤到水稻籽粒(δ114/110Cd籽粒-土壤=+0.40‰)以及从水稻籽粒到尿液(δ114/110Cd尿液-籽粒=+0.40‰)的优先富集重镉同位素现象。第一次从土壤到水稻籽粒δ114/110Cd籽粒-土壤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土壤固相和土壤溶液之间的分配,较重的镉同位素优先富集在土壤溶液中。尽管在水稻植株中,我们发现了多种改变同位素比率的过程,但整个植株的净效应相对较小。此外,从水稻籽粒到尿液δ114/110Cd的增加可能是由于金属转运蛋白DMT1和ZIP8(负责将食物中的镉吸收到体内)优先富集较重的镉同位素。这些发现为研究土壤-水稻-人类连续体中的镉同位素分馏提供了重要信息,并有助于追踪镉的来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