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沿海城市环境中河道修复的战略性种植-通过改善雨水径流实现碳封存

沿海城市环境中河道修复的战略性种植-通过改善雨水径流实现碳封存
编号:777 稿件编号:20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7 15:27:47 浏览:26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议:[暂无会议] »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城市径流中的有机化合物和养分对全球变暖产生负面影响。城市小流域河岸带种植在固定植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同时,可促进流域污染物的降解。虽然以前的一些文章已经证明了河岸带种植处理雨水径流的潜在好处,但从水净化和碳固定的意义上来说,关键的植物特定指标和相应的温室气体减排贡献从未被定量阐明。本研究调查了21种植物在30天内不同运行条件下对合成雨水中碳污染物和氨氮的去除能力。本文收集水质数据,分析各植物污染物降解速率的半衰期(t1/2)。测定了各植物品种茎、叶和根的碳含量,并计算了各植物品种的单位种植面积的固碳潜力。紫芋和再力花在淡水中;文殊兰和芦苇在半咸水中;秋茄和蜡烛果在海水中对三种污染物的降解平均半衰期最短。叶片和地上部植物生物量的增加与氨氮的半衰期呈负线性关系。计算种植紫芋的静水和流水条件下的最高固碳密度分别为231.1和313.9 g/m2。紫芋在静水和流水条件下的固氮密度分别为16.7 g/m2和22.6 g/m2,也是所有被测植物中最高的。目标流域(香港翠屏河)目前未经种植的温室气体排放为0.151 kgCO2-e/m3水。当紫芋种植在模拟流域的最大面积时,温室气体排放可降低到0.082 kgCO2-e/m3水以下。
 
关键字
报告人
唐晓静
武汉大学

稿件作者
吕绍元 香港理工大学
唐晓静 武汉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联系我们

唐 嘉

邮件:tangjia@issas.ac.cn

电话:025-86881126

手机:18811797001

李秀华

邮件:xhli@issas.ac.cn

电话:025-86881126

手机:13601461377

扫码关注公众号

登录 创建账号 注册缴费 提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