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关于我国某生态脆弱区排污事件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思考

关于我国某生态脆弱区排污事件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思考
编号:126 稿件编号:8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0 17:12:10 浏览:41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0月27日 10:54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议:[004] 分会场报告-730室 » [4-7] 主题16-2:地下水污染模拟、管控与修复(吴吉春、赵勇胜)

暂无文件

摘要
2019年底,我国某生态脆弱区人工林内发现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的黑色粘稠状物排放区。事件发生后,当地立即启动污染物组分调查、排放物清挖、基坑及侧壁清挖效果评估、地下水环境监测及治理等处置和环境修复工作。然而,在污染源清除及后续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由于忽视了土壤-地下水系统的整体性、污染物在包气带的迁移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重要性,导致本次事件的特征污染物挥发性酚类在排污区及排污区地下水流场下游含水层中呈持续超标状态,且在部分月份出现了浓度陡增情况,该期间挥发性酚类最大超标倍数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Ⅳ类限值一千余倍,严重威胁下游地下水水质安全及环境敏感区生态安全。虽然目前当地已采取了新的污染防控措施使受污染含水层中挥发性酚类浓度呈持续下降趋势,地下水污染范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前期地下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使整项工作付出了更多的时间、金钱和人力成本,更险些导致污染的大规模扩散。本文通过分析该事件污染处置及地下水污染治理等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场地概念模型构建、污染迁移模拟等研究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同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字
报告人
王膑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稿件作者
王膑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赵丹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王凯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於方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吴畏达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联系我们

唐 嘉

邮件:tangjia@issas.ac.cn

电话:025-86881126

手机:18811797001

李秀华

邮件:xhli@issas.ac.cn

电话:025-86881126

手机:13601461377

扫码关注公众号

登录 创建账号 注册缴费 提交论文